2020開年給每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哲學與思想課,認知排序:健康與生活,理想與現(xiàn)實,追求與行動都會發(fā)生變化。今天我們來單聊一下,身體鍛煉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干預手段,可以積極調(diào)整當前情緒。

那么通過哪些機制(效應)影響到心理,進而促進心理及身體健康的恢復呢?本質是身體鍛煉這一動作,改變大腦的特意的誤判,正反饋轉移負面情緒,醫(yī)者認為正常人經(jīng)過劇烈鍛煉后感到原有的焦慮、抑郁或憤怒減輕,特別是定期有氧鍛煉可以減少正常自主反應引起的緊張。有氧鍛煉具有對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和與焦慮相關的心理生理反應的總體降低效應。

學者對中老年人打太極拳和太極劍研究結果表明其比慢跑更有效地延緩被試認知功能的衰減。人們還可以在身體鍛煉的過程中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如“流暢體驗”和“跑步者高潮”。其實身體鍛煉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干預手段,通過肢體改變來改變大腦的正在持續(xù)的狀態(tài),簡單說轉移了大腦的注意力,從而增強個體的心理免疫能力,進一步提升身體免疫機能,有效改善不良的身體健康狀況。

常山圖庫
新聞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