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喜歡旅游的人來說,不同的地形上就有著不同的地貌、不同的美景,游客就會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前往不同的省份旅游。
比如喜歡爬山的人,基本上就不會選擇江蘇省,倒不是江蘇省不好,只是江蘇省境內(nèi),著實沒什么拿得出手的山。
哪怕它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哪怕它經(jīng)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哪怕它是旅游大省,也沒人敢說“我來江蘇旅游是為了爬山的”。
江蘇境內(nèi)最高的山峰是連云港花果山的玉女峰,海拔624米,看起來已經(jīng)很不錯了吧,但放在那些有名的山面前,那也只是個弟弟。更別說這玉女峰已經(jīng)算是“獨秀一枝”的存在了,在江蘇多地是200~300米高的山,在一些爬山發(fā)燒友眼里,這只能算一個土坡。人家其他山想爬上山頂需要大半天,江蘇省的山半天你可以爬上又爬下,然后只能站在“山腳”茫然失措,納悶著怎么這么快就結(jié)束了?
江蘇省內(nèi)很多老一輩的人一輩子都沒出過省,那些巍峨的大山就只在電視上看見過。對于江蘇人而言,對于一座山最高的評價就是:“這山真高?!?/p>
不過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江蘇那些個頭不高的山,各個都充滿了文化的氣息,也算是用歷史的積淀彌補了一下先天的不足。
不過江蘇省的鹽城就“慘”了,它連彌補不足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鹽城的地形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別說高山了,連丘陵都沒有,有的只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
你說這文物可以互相借來借去,在幾個城市之間巡回展出,但這山是沒法借的,你沒有那就是沒有。
鹽城是江蘇省的地級市中,面積最大的,足有16931平方千米,因其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所以素來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
不過因為地形只有大平原,所以鹽城也被稱作“一眼望得到頭的城市”,爬山也就成為了當(dāng)?shù)厝说囊环N“奢侈”,因為沒有山體的遮擋,站在稍高點的地方整座城市就能被一覽無余地欣賞到。
鹽城海拔最高不足8米,只有7米出頭,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只有5米左右,最低處甚至達到1米,土坡都少見。在鹽最高的是城市中的樓房,不過它再怎么高也不可能與高山相提并論。
所以鹽城人如果一輩子不出市,那看見“山”這種東西,就真的只能靠課本和影像資料了。不過鹽城“無山”的情況雖然導(dǎo)致城市的地形沒什么特色,但對于交通的發(fā)展卻是一件好事。正是因為地形平坦,讓鹽城的交通設(shè)施建設(shè)速度都非??欤吘箾]有山體障礙,建設(shè)難度自然就直線下降了。
而且雖然沒有山,但是鹽城有水啊,大力發(fā)展海濱旅游產(chǎn)業(yè)也是一條出路。沒有山也不會對海岸邊的美景產(chǎn)生太多的影響,這里的景區(qū)大多與“水”和“自然保護區(qū)”相關(guān)
鹽城有著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面積的沿海灘涂和最遼闊的海域,其中沿海灘涂面積4553平方千米,在開闊的視野中,能最大限度地看見海面的全貌;而當(dāng)?shù)氐臐竦匾渤蔀榱嗽S多候鳥的樂園,鹽城也為這些候鳥成立了專門的自然保護區(qū)。
鹽城處處風(fēng)景如畫,氣候環(huán)境對動物尤其是候鳥十分友好,甚至還有了“鹽城歸來不看鳥”的說法,尤其是在冬季,可以看到成群結(jié)隊的丹頂鶴在濕地上空盤旋飛翔。
除了丹頂鶴以外,我國最大的中華麋鹿園區(qū)所在地也在鹽城,這里不僅有麋鹿、丹頂鶴還有400多種生物。正是因為地形單一,所以在規(guī)劃自然園區(qū)的時候不用煩惱不同地形之間的劃分和規(guī)范,也不用擔(dān)心山體的阻擋。
可以說鹽城雖然沒有高山,但它也憑借自身的地形發(fā)展了一條獨特的旅游路線,也許地形單一并不一定是件壞事,重要的是學(xué)會揚長避短,最大程度上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旅游產(chǎn)業(yè),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