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男籃展開半決賽的爭奪。美國男籃夢之隊迎來與澳大利亞的強強對話,全場打完,夢之隊97-78逆轉擊敗澳大利亞,率先挺進決賽。
在奧運會開始之前,美國隊中三員大將霍樂迪、米德爾頓、德文-布克剛剛在總決賽經歷了鏖戰(zhàn),小組賽首戰(zhàn)當天,他們才坐著越洋飛機,趕往東京與夢之隊匯合。
在當時,很多人也許并不在意三人的加入,一種樂觀的聲音認為,只要杜蘭特和利拉德手感出色,夢之隊靠進攻依然可以碾壓所有國際籃壇的對手。

但后來的事實證明,三位救兵的到來,對于夢之隊的輸血作用是頗為明顯的,尤其是霍樂迪和布克的加入,的確給隊伍的攻防兩端增色不少。
必須得承認,過去一年,是霍樂迪生涯最巔峰的階段,在雄鹿,他幫助球隊拿到總冠軍,自己也入選了賽季防守一陣,他激活了個人合同中的諸多獎金條款。而在奧運會舞臺上,霍樂迪也完全照搬了總決賽的神勇。
來到今天的比賽,他又在攻防兩端承擔了重任,尤其是防守中,全場都是他在主防澳大利亞的核心帕蒂-米爾斯。
不可否認,論身體素質,論對抗,霍樂迪是要高出米爾斯一籌的。而比賽從首節(jié)開始,霍樂迪就給米爾斯上對抗,攻防中多次將對手撞翻在地。但是,防守米爾斯的壓力也是現(xiàn)實存在的,畢竟,為了給米爾斯創(chuàng)造機會,澳洲男籃的大個子會輪番提上掩護,這逼著霍樂迪只能一次次強行穿越掩護的屏障,這種對抗,這種體能的消耗,無疑是巨大的。
可是,整場球下來,霍樂迪卻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他將米爾斯的命中率限制在36%,雖然后者也進了幾個神仙球,可對比賽的大局卻沒有產生影響。
而在進攻中,次節(jié),當美國隊陷入被動,也是霍樂迪先站了出來,用強力的突破為隊伍止血。
當然,進攻端,對于杜蘭特幫助更大的還是布克。在利拉德手感不好,防守被針對的情況下,布克承擔起了二號得分手的人物,當全隊三分球失準,他卻三分5中3,成為夢之隊最精準的外線火炮,也讓杜蘭特從防守的牢籠中跳脫出來。
這個夜晚,布克完全找回了今年季后賽得分的灑脫,他全場10次出手并不算多,卻命中了7球,全場20分僅次于杜蘭特。另外,布克的正負效率值高達+30,成為美國隊逆轉的最重要力量。
新聞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