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任重高遠——于右任、高二適書法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展覽共展出于右任、高二適書法作品20余幅。二位書壇巨匠以不同的書風各領風騷,他們出身不同、境遇有殊,師承、取法也各有差異,但都在各自的探索領域勤苦耕耘、成就卓然。
于右任是20世紀的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他的書法以碑意入草,熔鑄百家,形成雄肆醇厚、瀟酒自然的藝術風格,被譽為“三原草圣”。他創(chuàng)立標準草書社,對歷代草書進行了系統(tǒng)而規(guī)范的總結,并樹立草書書寫規(guī)范,惠澤后人,厥功至偉。
高二適同為20世紀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博精國學,曉暢周易、詩文、學術,尤善書法。他撰寫蘭亭序真?zhèn)务g議》一文,與郭沫若先生爭論《蘭亭序》非偽,此論爭毛澤東主席以“筆墨官司,有比無好”而贊成高二適文章發(fā)表,在文壇引起巨大反響。
于右任先生、高二適先生是忘年之交,于右任長高二適20余歲。高二適曾應于右任之約在1947年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賦詩十余首,足見二人交情由來已久。
1973年,高二適作詩《自創(chuàng)草書譜將成,悼于髯》寄托其思念之情。其情殷殷,其意可鑒。
通過此次展覽,觀眾不僅可以見證于右任、高二適二位知已的書法藝術重逢于中國美術館,也可以進一步領略20世紀書法藝術的魅力以及書家們的學術理想和文人精神。
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先后為二位先生舉辦了專題展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影響廣泛而深遠。
2015年5月,“適吾所適——高二適遺墨展”開展,展覽以170余件作品展現其書法藝術與為人風骨。開幕當天還舉辦了“適吾所適——高二適遺墨展學術座談會”,通過座談會深研高二適的書法成就,進而促進對現當代書法發(fā)展相關方面的學術研究。展覽期間,高二適家屬高可可女士向中國美術館捐贈高二適書法《劉楨一首》等重要作品,高二適書法作品的入藏,極為珍貴地豐富了中國美術館20世紀館藏書法精品的收藏序列。
2018年5月,“為萬世開太平——于右任書法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覽共展出精心挑選的近百幅書法作品,全面展示于右任的藝術人生。此次展覽得到朱奕龍先生的大力支持,慷慨捐贈10幅于右任先生的精品力作分兩次入藏中國美術館,體現了實業(yè)家無私奉獻的文化情懷。展覽開幕之際,于右任書法藝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書法界專家、學者等參加了研討會,探討于右任先生的書法藝術。
2020年,在“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展”中于右任草書對聯(lián)“天開無際色,大利及人群”陳列于圓廳顯著位置,尤為引人矚目。高二適先生草書代表作品《劉楨一首》也在展覽中展出,使人觀其字如見其人。
正如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研究他們,是追問書法的本質;是深究文以化人,藝以傳道的真義;是通過人與作品的關系來進一步理解中華美學精神的涵義。
展覽將持續(xù)至2022年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