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情況如下: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還有眾多優(yōu)質達人分享獨到生活經驗,快來新浪眾測,體驗各領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產品吧~!下載客戶端還能獲得專享福利哦!

在大部分手機硬件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用不同的后蓋顏色和紋路設計來實現差異化,是當下手機廠商的主流做法。
但在給各種配色的手機起名字這點上,為了凸顯出新意,廠商們幾乎把字典里所有能用上的形容詞都翻了出來。
不管是華為還是小米,OPPO 還是 vivo,如今各家新機的不同配色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前綴,比如說黑色就有什么星鉆黑、幻影黑、秘夜黑、鈦銀黑;換成是白色,則會有天鏡白、貝母白等等不一而足,令人由衷感嘆漢語言之博大精深。

總之,同一個世界,黑白灰還是那個黑白灰,但大家在描述上絕對不會重樣,還總能解讀出不同的含義。
如果說,極影黑、零度白、蜜桃金這類帶有特定顏色指向的命名,還算讓人一目了然,那么像什么‘融雪之光’、‘冰島戀歌’和‘綺境森林’這類謎一樣的排列組合,單純從字面去揣測它們所代表的配色,可能還真的有點難度。
還有的廠商開始在命名上摻雜些抖機靈的前綴,比如去年的 Google 便將 Pixel 4 其中一款配色命名為‘Oh So Orange’,讓人以為它會橙得發(fā)紅像火焰那般灼烈,但當你真的將真機拿去和一顆橙子對比,會發(fā)現 Pixel 4 的橙其實是偏粉嫩的。
▲ 外媒 Input 拿了一堆橙色的物件來和 Pixel 4 做對比
針對這錯綜復雜的顏色命名問題,我詢問了某家手機公司的產品設計師,想知道給一款手機配色起名字是否有什么講究。他則認為是各家公司對于顏色的定義和審美各有所好,大家風格都會不同。
但唯一能確定的是,所有款式的名稱都需要展現出積極的一面,而且前綴的含義也要盡可能地和產品定位相符。
‘色彩終歸是單純的,而且每個人都會對特定的色彩抱有主觀情緒,加前綴只是為了表達出更為精準的信息,讓廠商來告訴用戶這個顏色指代的含義。我們一般都是先拋出幾十個備選,然后再逐個篩掉,有時也是看誰腦洞夠大?!?/p>

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那些帶有些深藍色調的旗艦機,藍色給很多人的印象是偏溫和的,但如果你在配色名稱里加入一些和天空、大海相關的詞語,比如說小米 10Pro 的‘星空藍’,NEX 3S 的‘液態(tài)天河’或‘深空流光’,以及華為 P40 Pro 的‘深海藍’等,對于顏色的理解也會發(fā)生改變。
一方面,這類前綴能讓用戶聯(lián)想到氣勢恢弘的大場景,符合這些手機的高端定位;另一方面,從大自然中提取參照物也是配色命名的慣用手法,所以我們也總能看到像冰川、蒼山、深海、烈焰等前綴名。
若不然,找點日常經常會接觸到的奢侈物件,如鉆石、香檳、鋼琴等和配色組合,也是一種變相提升產品質感的手段。

但顏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著色工藝的提升,近些年,很多手機都不再采用純色的方案,而是會在一種主色中混入其它一些色調,要不就是采用多種顏色搭配、會因光線的角度不同讓手機呈現出不同色彩的‘漸變色’設計。
這就出現了一種現狀,即有些黑色手機會帶一點淡藍,還有些白色手機還會帶點粉,當顏色多變時,就很難沿用黑色、白色這樣純色的名字。
此時,廠商想要精確地傳達出色彩感知,大概就要找一些更形象的參照物。

在去年,三星便在 Galaxy Note 10 系列上推出了一款混搭配色款式,并將其命名為‘莫奈彩’。
為什么要取這樣一個名字?我們第一反應恐怕都是和法國印象派畫師莫奈有關,畢竟后者的畫作總是能體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而當時愛范兒在采訪三星設計團隊負責人 Kang Yun Je 則得知,這個配色的靈感其實來源于‘礦石與寶石在研磨時,會在光線下閃耀著捉摸不定的色彩’。

還有在華為 P30 系列中現身的‘天空之鏡’,聽名字可能會讓人覺得是天藍色,但實際上它的靈感應該是來自于玻利維亞的鹽湖。借助手機上不同漸變層次的色彩,也正好能襯托出海天一色的融合。
而換做在中端機型上,在傳統(tǒng)的黑白灰之外,廠商們對于配色的選擇會更加大膽,一些較為青春、活潑的顏色,命名上也多少會帶有些藝術氣息。
‘顏色和它的命名,是很多用戶在下單購買手機時必然會接觸的信息點,讀起來夠順不拗口,放在產品上不會突兀,能不能被人記住,對于一部手機來說,有時候可能比跑分和性能更有實際意義。’

事實上,人類給顏色起名字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在那個還無法用照相機將自己肉眼看見的事物記錄下來的時代,就有人試著用動、植物乃至是礦物作為參照物,創(chuàng)造了一套標準化的術語 《維爾納色彩指南》,用以描述不同顏色的色差情況。
比如說黃色,當時就細分為‘郁金香黃’、‘月見草黃’等,而白色中的‘雪白’,則來源于‘沒有任何雜質的初雪’,還有一種‘脫脂奶白’,給出的參照物就是脫脂奶、人眼眼白或是歐泊石。
借助這種類比的方式,人類便能很直觀地在腦海中和自然界某個事物聯(lián)系到一起,建立起對陌生顏色的感知。
這種色彩的命名習慣也延續(xù)至今,目前被很多人所熟知的潘通色彩系統(tǒng),雖然是以數字和字母作為色彩編號,但它每年依舊會通過特定的感官詞匯來介紹它的年度代表色,帶動起用戶的思想與情緒。

在 2020 年,潘通就將‘經典藍’作為年度代表色,認為它代表著‘靜謐舒適’,可以為人們帶來安寧的感覺。而在過去 20 年里,光是藍色這一色系,潘通就曾選過‘蔚藍’、‘寧靜藍’以及‘水色天空’等不同色彩作為年度色。
可以說,比起色彩本身,因命名而被賦予的理念,以及它在特定時期下的精神體現,會是更多人感興趣的事。
不過比起日常的色彩,手機能選擇的顏色實在不多,對差異化的追求讓廠商們不甘心選擇一個約定俗稱的名字,因此也就出現了大量詞藻堆砌搭配出來的命名,能否給人留下印象還得靠點運氣。
不信我們看看賣場手機柜臺前,很多人應該也只會指著那臺‘初春暖陽下長白山天池的殘雪’款式說:‘麻煩拿這臺白的給我看看?!?/p>
題圖來源:Apple
本文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